隨著國際旅游市場的復蘇,更多國際航線的恢復,以及中國與多國免簽政策的實施,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中國旅行,究竟現在入境游有多熱?外國人在中國有哪些新玩法?入境游還帶動了哪些產業變化?總臺記者進行觀察。
四川人李明翔,是成都的一名專職西班牙語導游,他從6月到10月底的行程都被排滿了。
西班牙語導游 李明翔:每個月至少帶團25天,每天從早上8點帶到下午4點,每天步數都是8000起步,如果要去大熊貓基地,步數輕松能破萬。
除了自己帶團,他還利用空閑時間培訓四川外語院校的大學生,擴充西語導游數量。
過去,外國游客購買景區門票是一大痛點,因為沒有身份證,只能到景區后排隊購票。今年,熊貓基地特地開通了針對護照的線上購票選項,省去了外國游客排隊的時間。
而在北京,故宮、長城、王府井等景點,到處都能見到外國人的身影。
中旅旅行瑞典語導游 劉叢:一周至少是兩三個團,旺季忙起來可能一個月都不會有休息時間,需要從外省調人員過來。
外國人來華數量成倍增長 旅游觀光居多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端午節假期,旅游平臺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15%,延續年初至今的火爆態勢。
國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外國人來華數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超3倍,以旅游觀光最多,占到三成以上。近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4年旅游業發展指數》則顯示,中國在促進旅游業發展方面位列全球第八。
外國游客青睞定制游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以往幾十人上百人的外國旅行團變少了,而精品小團成了外國游客“中國行”的熱門選項,這也讓旅游行業發生了新變化。
在成都,2到5人的精品小團成了旅行社的主要訂單。與自由行相比,這樣的小團往往采取“一團、一車、一導游”的模式,費用更高,要求也更高。
隨著入境游的“爆單”,還有一個職業也火了起來。南京的小吳在旅行社工作10年了,擁有豐富的國內旅游經驗和應對突發的能力,她現在是一名專職旅行定制師,也就是幫入境游客定制獨特的旅行計劃。
這些精品小團的外國游客不僅對旅游體驗要求更高,也更愿意深入了解中國人的生活,各地導游也在不斷向下挖掘本地獨特的旅游場景。
而追求性價比的外國散客也很多,為此,旅行社還嘗試通過拼團的方式,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同時,降低游客花費。
外國旅游機構來中國“踩點”探商機
在這波赴華旅游的熱潮中,除了外國游客,還有來自北美、歐洲等地的旅行商的身影,他們將目光聚焦我國旅游市場,發掘創新項目、精品路線,積極開展國際旅游合作。
這兩天,一支由多家新西蘭當地知名旅行社、航空公司代表組成的踩線團來到湖北,他們先后考察了北京和上海,武當山是最后一站。
新西蘭旅游經紀人:對新西蘭游客來說,如果能真正去中國了解中國的文化和人民,探索這個美麗的地方,會是一種很棒的體驗。
在湖南張家界,僅6月份以來,就有來自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的近千名旅行商到天門山景區,對旅游資源、旅游線路進行踩點體驗。
在河北秦皇島的角山景區,由俄羅斯7家旅行社組成的踩線團經過一周考察,根據秦皇島的特色制定了長城之約、海岸親水、山野夜游、帆船游等多個旅游項目。
俄羅斯考察團成員:我很久沒來北戴河了,上次來還是2018年,一切都變得更漂亮了,我認為來北戴河的游客都會很滿意,都會留下良好的印象。
俄羅斯考察團成員:多了許多新的娛樂項目,原有的設施也都做了修繕。我想今年我們俄羅斯游客會在樂島體驗到更多樂趣。
(來源:央視新聞 記者 楊理天 紀樂樂 劉子儀 許偉 李大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