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股東大會公布瘦身健體一攬子方案僅一周時間,萬科便迅速開啟“瘦身”模式。5月8日,根據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示,位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的T208-0053宗地使用權掛牌轉讓,起始價為22.35億元。
據了解,位于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的T208-0053宗地,首次出讓為萬科于2017年12月摘得,用地性質主要為商業辦公等,土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6.7萬平方米,土地使用年限為30年。
對于此次掛牌轉讓上述地塊,萬科方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是公司堅決推進瘦身健體一攬子方案的落地舉措之一”。萬科方面表示,該地塊是公司在行業快速發展階段獲取的商業辦公項目,原計劃主要用于在深員工辦公。鑒于當前行業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公司計劃不再建設該項目,因此擬對該項目進行整體轉讓,減少非主業資產對資金的占用,聚焦資源做好、做強三大主業。公司堅定看好深圳超總片區的發展,仍是該片區建設參與度最高的企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是深圳市17個重點發展區域之一,規劃用地面積約1.17平方公里,將成為全球總部企業和科技企業聚集地,促進全球資源在深圳進一步集聚,推動深圳的城市國際化進程。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4月底的萬科股東大會剛剛對外詳解了一攬子方案,一周時間就迅速有了落地動作,足見萬科堅定推進“瘦身健體”的決心。行業深度調整之下,收斂聚焦,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耗費資源,是企業穿越周期的必經之路。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瘦身健體”戰略的實施,實際上是萬科對于市場環境變化的積極響應。在當前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要想保持競爭力,就必須在戰略上作出調整,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萬科此次選擇的“瘦身”策略,就是將那些非核心的、不能帶來長期收益的業務進行剝離,以便更好地集中力量,發展核心業務。
一直被視為房企“優等生”的萬科,近段時間持續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公司經營方面也出現一些挑戰。
在萬科此前舉行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萬科管理層直言,從總的經營情況來看,當前萬科的確遇到了階段性經營性困難,流動性短期承壓。但是公司已制定一攬子穩定經營和降低負債的方案,能夠妥善化解這些階段性壓力。
4月30日,萬科在深圳舉行2023年度股東大會,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向外界透露萬科擺脫困境的舉措。首先是“降負債”,未來兩年削減付息債務1000億元以上,未來五年付息負債總規模要降一半以上。其次是完成“融資模式轉型”,從統借統還、主體信用為主的模式,逐步轉向以項目、資產信用為主的融資模式。最后是完成“聚焦主業”,騰出有限資源,做好做強綜合住區開發、物業服務、租賃公寓三大主業。
郁亮也詳解了一攬子方案,第一階段是堅定“瘦身”,調整融資模式,降解風險;第二階段將聚焦主業,做精業務,成為行業產品標桿、服務標桿。“瘦身”是為第二階段聚集資源、打基礎。具體而言,除三項主業外,萬科將退出其他業務,清理和轉讓非主業的財務投資。堅決大力度推進商辦等大宗資產交易,計劃每年完成200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