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夕,廣東315晚會曝光了一些貸款中介的非法行為。廣東315的記者臥底了三家廣東貸款中介,揭秘了非法貸款背后的貓膩。
315前夕,針對貸款中心背后的亂象,記者展開了一系列隱蔽性采訪調查。
據廣東315晚會的視頻顯示,記者臥底入職了三家名為“恒誠按揭”、“搖錢樹商務”、“恒生普惠”的貸款中介,揭開了其中的套路。
包裝冒充。每家公司的都會以“個人信貸業務中心”作為招牌展示,讓客戶誤以為是銀行的下屬部門,騙取客戶信任。
臥底記者入職的第一課,就是如何冒充銀行工作人員進行電話銷售。員工還會配有培訓導師。培訓導師表示無論客戶需要什么類型的貸款,多少利率,都要想辦法滿足客戶,邀約客戶上門。
記者還被要求包裝朋友圈,偽造銀行工作人員的身份,欺騙客戶。
高額服務費。高價中介費,超高額度的貸款銷售也是日常操作。工作人員之間還需要配合“演戲”,打壓客戶以收取更高的服務費。據臥底記者秘密采訪到,搖錢樹商務的一名員工幫客戶貸款30萬,費用收取7萬多,服務費超過23%。
虛假材料。視頻顯示,當記者以訪客的身份咨詢貸款業務,客戶經理明確表示如果征信不過關,可以偽造流水,或者利用征信未及時更新的時間差,再向銀行低息貸款。而其他兩家貸款中心也明確承諾夠幫助客戶可以套取低息產品。
其中一名客戶經理表示,沒有營業執照,想申請裝修貸沒有按揭房,有的貸款需要專款專用等情況,同樣能幫助辦理假材料和假用途。
不正規貸款中心的背后,反應出了居民信息泄露的問題。
從視頻可以了解到,貸款中介掌握相當全面的客戶信息,包括所有姓名、電話和具體單位,甚至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臥底記者通過驗證,這些信息基本正確。
可以有理由懷疑,這其中或許存在個人信息買賣的嫌疑。
廣東315晚會曝光貸款中介的亂象行為,揭示了貸款市場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這些非法貸款中介利用客戶對金融知識的不了解,通過包裝冒充、高額服務費、虛假材料等手段騙取客戶的信任和財產,嚴重損害了客戶的利益。
同時,這些不正規貸款中心背后反映出的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深思。居民個人信息的泄露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這些非法貸款中介能夠輕易地獲取客戶的個人信息,也暴露出相關機構在信息保護方面的不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