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媒體援引的兩名投資銀行業消息人士透露的數據,以及華爾街大型商業銀行近期發布的客戶報告顯示,對沖基金當前在以美股為主體的全球股票交易中使用的杠桿水平接近創紀錄的歷史高位,因近年舉債策略規模激增、對沖基金看漲美股市場后市行情,且金融市場的整體環境轉向寬松趨勢共同促使對沖基金的風險資產押注規模加大。
根據客戶報告的相關數據,全球三大機構經紀商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JPMorgan)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匯編的最新數據顯示,用于提高股票市場投資回報的杠桿率已達到或接近歷史高位,具體規模取決于商業銀行的各自統計數據。
近年來,對沖基金對杠桿的使用,引起了監管機構對其可能對投資組合、市場和銀行產生的影響的更多關注。比如,美聯儲的年度銀行健康檢查方案將開始測試銀行應對大型對沖基金破產的情況,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要求對沖基金提供更詳細和定期的風險敞口披露數據。
“宏觀(對沖基金)領域的杠桿肯定處于高位,”投資于對沖基金的Commonfund董事總經理John Delano表示。他還表示,全球央行壓低通脹的進展順利以及投資者們對人工智能引發生產力大變革的信心大幅推動了這一杠桿化的趨勢。
高盛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當前對沖基金股票頭寸的杠桿率幾乎是其賬面價值的3倍左右,而一年前約為2.35倍,目前位列過去5年間的創紀錄水平。高盛通常將對沖基金過去5年的時間段作為比較的基準時間段。
高盛的這一統計數據表明,對沖基金每投入100美元自有資金,就產生高達300美元的多頭以及空頭頭寸。
摩根大通(JPMorgan)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的杠桿使用率約為2.7倍,接近2017年以來的峰值,自那以來的跟蹤時間中,杠桿普遍使用率超過98%,當前杠桿率已大幅高于該水平。摩根士丹利報告則顯示,在過去14年的杠桿跟蹤數據中,目前對沖基金在美國股市杠桿率僅僅高于2%的時間。
不同策略的對沖基金幾乎對美股持一致立場:看漲后市
機構匯編的數據顯示,在對沖基金杠桿率上升之際,對沖基金在去年10月底美國股市開啟新一輪漲勢后變得更加看漲,當時投資者開始押注美聯儲將很快采取降息行動。自那以來,美股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S&P 500)上漲約24%。
巴克萊銀行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不同策略的對沖基金幾乎對美股持一致立場,那就是看漲后市。全球宏觀類型的對沖基金在解除去年持續持有的空頭頭寸后,目前正在做多美國股票市場,而系統型的對沖基金則在做多不同的基準股指。巴克萊銀行補充稱,所謂的大宗商品交易顧問基金(CTA)的股票多頭倉位“依然緊張”。CTA策略在普遍意義上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量化技術追蹤價格趨勢的基金。
來自Kairos Partners的資深投資組合經理Mario Unali表示:“這一杠桿化趨勢表明,市場認為趨勢非常好。”Unali表示,在過去三年中,他觀察到系統性的對沖基金策略(即使用基于數據的計算機量化模型進行交易的策略)中的杠桿水平達到了這三年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摩根大通的預測數據,傳統型的對沖基金主要根據歷史業績數據和技術面分析來做多或做空股票,杠桿率約為賬面價值的兩倍左右,而股票量化和多策略類型的對沖基金的杠桿率分別高達4.5倍和3.1倍。
據了解,自2014年以來,杠桿型策略在投資者群體中越來越受歡迎,杠桿策略規模甚至超過了整個行業的資產增長速度。對沖基金研究公司PivotalPath的跟蹤數據顯示,多策略和量化投資目前約占整個對沖基金市場的32%,而2014年這一比例約為24%。
不過,這些策略總體上被認為風險相對較低,因為它們往往傾向于多頭和空頭頭寸相匹配,因此受股市漲跌的影響較小。
到目前為止,利用更高的杠桿率押注美國股市,以及更廣泛的股票市場持續上漲似乎取得非常積極的回報。高盛的統計數據顯示,采用系統型策略的股票對沖基金今年頭兩個月的資產價值漲幅為6.42%,全面超過MSCI全球基準股指的漲幅。
瑞銀對沖基金解決方案(UBS Hedge Fund Solutions)的首席投資官Edoardo Rulli表示,目前的杠桿水平仍處于可操作的階段,并不是他最擔心的問題之一,主要因為市場的波動性相對較低。
不過,他仍在密切關注此事。“杠桿一直是一個問題,因此監控杠桿是關鍵。如果再加上流動性相關的風險,這可能是致命的危機。”
標普500指數漲勢停不下來?美銀喊出5400點,巴克萊銀行預計最高可能升至6050點
人工智能帶來的狂熱情緒和美國經濟的韌性令華爾街預測人士感到意外,并促使策略師們競相跟上已經超出他們預期的股市反彈。近幾周,Piper Sandler、瑞銀和巴克萊都上調了標普500指數的前景。高盛集團和瑞銀集團自去年12月以來,在美聯儲轉向鴿派政策之后,已經兩次調高了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期。
在AI芯片巨頭英偉達(NVDA.US)連續多個季度無比強勁的業績和業績展望的催化之下,美股科技巨頭們股價迅速上漲,進而這些占據高額權重的科技巨頭帶動標普500指數在今年屢創新高。那些做空英偉達等“Magnificent 7”標的的空頭們似乎消失了。與此同時,華爾街的投資機構們,以及知名對沖基金和散戶們紛紛提高了對英偉達等眾多科技股的配置敞口。
今年以來,美股基準股指――標普500指數上漲超8%,并且自今年以來屢創新高,不斷刷新歷史新高點位,主要受市場圍繞人工智能的投資狂潮和美聯儲今年降息預期的大力推動。截至周一美股收盤,標普500指數收于5117.94點位。
Piper Sandler策略師Michael Kantrowitz可謂是2023年華爾街最看空美國股市的策略師,近期他將標普500指數的預測上調至5250點。這一預期超過了Oppenheimer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資策略師John Stoltzfus和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研究主管Thomas Lee等一些看多的華爾街同行預測――這兩位策略師都預計標普500指數到年底將觸及5,200點。
來自美國銀行的明星策略師Savita Subramanian預計標普500指數年底將達到5400點,而她在此之前給出的目標點位則是5000點。這位策略師表示,各項技術指標正閃爍著看漲信號,表明未來盈利增長將更為強勁,利潤率彈性“令人驚訝”。
此外,Subramanian等美銀策略師在最新研報中將該機構對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的整體每股收益預期從235美元上調至250美元,與BMO Capital Markets和德意志銀行一同成為華爾街中最樂觀的利潤前景預測機構。另外,美國銀行預計2025年的每股收益將達到275美元。
巴克萊銀行可謂是華爾街最看好美股后市的投資機構。將該機構對美股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的年底目標價從4800點大幅上調至5300點,主要因預期美股將繼續受益于大型科技公司的豐厚盈利數據和美國經濟在市場意料之外的優異表現。巴克萊在報告中還指出,如果大型科技公司的盈利數據延續超預期的強勁表現,那么該機構認為標普500指數今年年末將有可能達到6050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