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表:宣 艷 李嘉兆
版式設計:蔡華偉
環球時報研究院1月10日發布中國國際形象全球調查報告。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開展的規模最大、樣本量最多、問卷設計最全面深入的全球民意調查。
這項問卷調查面向46個國家、5.1萬名民眾進行,其中包括14個發達國家和32個發展中國家,范圍輻射各大洲有代表性的國家,包括所有二十國集團國家、金磚國家和東盟國家,旨在調查世界如何感受中國變化、怎樣看待中國發展、如何認知中國形象等。
調查發現,多數國外民眾對中國未來經濟增長與發展潛能持積極看法,近八成國外民眾對中國發展前景有信心。九成多國外民眾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經濟會持續增長,近六成認同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國外民眾對中國興趣和對華好感度穩步提升,對中國感興趣的比例超過九成,63%的國外民眾表示對中國有好感,中國人的奮斗精神和創新精神給七成多國外民眾留下好印象。
當前,全球南方聲勢卓然壯大,在人類進步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國外受訪民眾認同中國是全球南方一員。有明顯更高比例國外民眾希望中國推動全球南方國家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守護文明多樣性、促進經濟合作、提升國際話語權。關于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調查數據顯示,有明顯更高比例的國外民眾認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伙伴,幫助其提升工業化和現代化水平、開拓發展機遇、加強經濟建設。非洲國家有超過六成民眾認同中國的積極貢獻。
中美關系攸關兩國,牽動世界。國際民意普遍期待中美關系穩定向好。調查數據顯示,超七成受訪民眾希望未來中美關系“趨向緩和”或“保持現狀”。在美國,也有相對多數民眾期待兩國關系“趨向緩和”。
近七成國外受訪民眾期待中國未來更多參與國際事務或發揮更大作用。近九成支持中國在有關國際機構、機制或平臺中發揮更大作用。八成多期待中國在經貿合作與教科文兩個領域作出更多國際貢獻;七成多期待中國在國際秩序建設、維護和平穩定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國外受訪民眾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知率達66%,對三大全球倡議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率為七成左右。對“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兩項主張,國外受訪民眾有超過半數認同。
中國已同183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調查發現,對華友好是各國民眾普遍愿望。超過八成國外民眾認為本國與中國的關系是友好的、正常的、戰略合作的,62%希望本國與中國關系變得更好。調查數據顯示,年輕群體對中國有更大興趣、更好印象、更高熱情、更強認同。
本次調查還列舉了10余項有代表性的中國事物,其中,對長城、高鐵、熊貓、智能手機的喜愛比例超過六成,對過境免簽、電動汽車和網絡購物的喜愛比例超過一半。中國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后,近七成國外民眾表示未來愿意來訪中國。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3日 12 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