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詹鈺葉
在三輪問詢后,海宏液壓主動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網站本周發布了終止其創業板首發上市審核的決定。同日主動撤單獲批的還有翌圣生物。中國證監會反復表態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嚴格約束擬IPO企業后,A股IPO出現了“撤單潮”,年內超70家企業退出IPO排隊行列。
公開資料顯示,自去年6月向創業板遞交招股書以來,深交所對海宏液壓進行了三輪問詢。該公司在本次申報IPO之前,幾乎將此前三年的扣非凈利潤瓜分一空,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嫌疑。深交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就包括了公司巨額現金分紅和募投補流的合理性,以及公司收入增長的合理性。而就在本月15日,一系列強監管政策落地,證監會明確表態將“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并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
早在2022年6月,翌圣生物就啟動了IPO之路。但在當年11月,上交所公告稱,鑒于翌圣生物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98次審議會議對翌圣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申請的審議。去年6月,翌圣生物更新了相關財務資料,其發行上市審核資格恢復,但IPO進程進展緩慢。
以上是監管部門監管進一步加碼趨勢下,眾多打“退堂鼓”擬IPO企業的縮影。今年年初,中國證監會強調“申報即擔責”,嚴懲“帶病闖關”“一查就撤”。今年“315”落地的強監管政策包括《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等。證監會表示將“加大對擬上市企業的隨機抽取和問題導向現場檢查力度,大幅提升現場檢查比例”,“有力震懾財務造假”;加大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覆蓋面,檢查期間撤回申請不影響檢查實施,現場檢查覆蓋率不低于擬上市企業的1/3。監管檢查重點方面,包括過度融資、“清倉式”分紅、“偽”科技、“突擊沖業績”、虛假陳述等。
截至目前,正在排隊的擬IPO企業(未上會)超過440家,按照1/3的抽查比例估算,至少有146家企業會被現場檢查。同花順數據還顯示,按最新公告日統計,今年以來有78家擬IPO企業“撤單”(含撤回、終止、終止注冊),其中超70家為主動“撤單”。保薦機構方面,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民生證券、中金公司等首發項目主動“撤單”數量較多。
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戰略總監衛以諾表示,從本月15日證監會集中發布的6部文件規定可以看出,監管不僅回應市場熱點,更是把問題導向具象化,直接落地上市公司“入口端”兩部規定,預期后面針對上市公司日常管理、減持分紅細則、退市規定都會有進一步細則落地,針對監管鏈條上如何壓實各機構責任有說明文件出臺,全方位貫徹“以投資者為本”“提升投資者獲得感”,加強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行為威懾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