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藍鯨財經記者 張靜倫
近來,Grid Coffee動作頻頻。先是將店開進網紅菜市場,后又聯合《中國奇譚·鵝鵝鵝》的導演胡睿舉辦了一場“云南產地季”的展覽。最新的一個動作是,攜手Gucci 推出限定飲品,并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區Gucci Ancora線下空間及Grid Coffee三里屯太古里店限定供應。
Grid Coffee是猿輔導尋求轉型后的新生意。天眼查顯示,Grid Coffee隸屬于北京單一起源咖啡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31日,由猿輔導的母公司北京看云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猿輔導創始人李勇還擔任了該公司的執行董事。
此次聯名Gucci,是Grid Coffee在營銷方面的又一次大動作,亦是咖啡賽道流量化的縮影。藍鯨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此前它還與Beersmith鮮啤吧、OATSIDE 燕麥奶進行過跨界合作。
實際上,咖啡賽道出圈的營銷并不少見。去年,瑞幸咖啡聯名茅臺推出“醬香拿鐵”,首日單品銷售額超1億元;Manner咖啡與路易威登在上海聯名推出了限時書店,買書即送LV帆布包,引得消費者在Manner咖啡店門口排起長隊。
研究機構World Coffee Portal在2023年1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12個月,中國品牌咖啡店數量增長了58%,達到49691家。艾瑞咨詢則預測,2024年中國現磨咖啡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917億元,2021—2024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9.8%。
在如此龐大的消費市場中,精品咖啡形成一股潮流。近年來,市場上涌現了一批精品咖啡品牌,它們避開價格競爭最激烈的波段,以“自我特色”殺入賽道,實現差異化競爭,最終獲得了市場追捧。
精品咖啡店往往注重對咖啡品質的追求,其產品賣點各具特色。例如百分百使用Arabica咖啡豆的%ARABICA,希望用“創意”占據用戶記憶點的M Stand ,還有主打“提神”、咖啡粉的含量高達25g的Manner。
在激烈的精品咖啡賽道上,Grid Coffee要想“突圍而出”,需要更具針對性地尋找縫隙市場。
Grid Coffee強調“單一產地咖啡”,僅將咖啡豆與牛奶和水相搭配,不再添加其他調味,與之相對的是拼配咖啡(把兩種或以上的咖啡豆按比例混合在一起使用)。在Grid Coffee品牌主理人陳子宇看來,單一產地咖啡不一定比拼配更好,但品質的“下限”更高。
華創證券的報告認為,咖啡的主力消費人群需求從商務、社交發展到日常、悅己。本輪擴容紅利預計將延續2~3年。在瑞幸等通過爆品出圈、把咖啡飲料化做到極致之后,咖啡消費開始回歸本味化。而且,小范圍的本味化已經被初步驗證,當前是更大范圍的培育期,而漸進滲透之中,黑咖潛力更大。
這也意味著,強調全線產品在經典咖啡框架內的Grid Coffee仍具備增長機會。
從定位上來看,Grid Coffee并未以低價咖啡快速打開市場,而是將價格帶定在25-35元左右。這意味著它的直接競爭對手不是瑞幸、庫迪咖啡乃至幸運咖,可以免于價格戰沖擊。相較Manner 22元的均價更貴,但相比單杯售價在25-40元的%Arabica和M Stand更為便宜。
在選址上,Manner多為小面積的快取店,%Arabica和M Stand大多聚焦在主流購物中心。而Grid Coffee目前配備了PRO店、商品體驗店以及標準店3種門店類型。主流標準店型的面積在20-30平米,除了操作臺外并未設置餐桌,主打外帶杯。而其他店型則在品牌與消費體驗上有更多考量,譬如PRO店追求咖啡風味和專業性上的極致,強調“更好的豆子,更小的杯子”;商場體驗店則提供座位。
目標客群方面,%Arabica、Manner、M Stand均選擇了白領群體,定位較為廣泛。Grid Coffee則將目標客戶群鎖定在相對成熟的咖啡用戶上。
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Grid Coffee正在加速擴張。其首家品牌門店開設于2022年9月,僅一年多過去,品牌已經在北京開設了34家門店。同時,Grid Coffee也在拓展北京之外的市場,于蘇州、成都和上海開出城市首店。Grid Coffee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2024年計劃新增門店80-100家,覆蓋北京、上海、成都、武漢、深圳、無錫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其它精品咖啡品牌也在加速規模化。以精品咖啡品牌聚集地上海為例。《2023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此前公布,截至2023年末,上海有超4500家獨立精品咖啡館。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Seesaw在上海的門店數為74家、M Stand為147家、Manner為459家、% Arabica為21家、藍瓶則有6家。
但競爭同樣令這些品牌頭破血流。去年下半年開始,分閉店潮和開店潮同時上演的分化之路就已十分明顯。紅餐大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10月29日,全國咖啡門店數約19.16萬家,全國新增咖啡店約9.5萬家,關閉約4.4萬家。
在這種分化中,星巴克、瑞幸等頭部品牌穩步前進、喜報頻頻。截至2024財年第一季度,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數已超7000家;瑞幸咖啡勢頭更猛,截至2023年末,品牌國內門店數量達16218家,門店數量與2022年末相比增長97.8%。
對比之下,部分精品咖啡創業品牌,比如曾被稱為國內“精品咖啡天花板”的Seesaw,從2023年12月中旬就不斷陷入“關店”風波,其位于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地的數家門店被陸續關閉。
Grid Coffee能否保持強勁的競爭力,還需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