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0日訊(記者彭金美)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國際基建論壇)組委會5月10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15屆國際基建論壇將于6月19-21日在澳門舉辦,同期將繼續舉辦由國家商務部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基礎設施合作論壇。
圖為發布會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彭金美攝
“當前以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在不斷驅動傳統基礎設施朝著更加綠色化、數智化方向轉型升級,以‘數智聯通’為顯著特征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到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房秋晨會長在發布會上說,本屆國際基建論壇以“綠色創新數智聯通”為主題,通過舉辦包括主旨演講、主題論壇、平行論壇、圓桌會議、專題研討、路演對接、項目簽約、新聞訪談等在內的50余場專題活動,邀請約200位業界精英,深入研討能源轉型與數字化發展、綠色投資與ESG管理、國際工程數智融合、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建設、爭端解決與風險管控、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行業熱點和前沿話題。
今年論壇將繼續發布2024年度“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和報告,以及2024年度葡語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和報告。近年來,中國與葡語國家在多方面的合作持續推進,截至2023年底,中國對葡語國家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約1700億美元。
房秋晨介紹,本屆論壇同期展覽展區將重點展示國際工程數智化發展成果,如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新技術,以及包括在建筑領域使用的建筑機器人、智能傳感及監控設備、智能調度系統和無人駕駛技術等產品。
據記者獲悉,目前已有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余名嘉賓報名參會本屆論壇,其中20余家金融機構高管、10余家國際組織官員、20多家境外商協會會長,以及800多家國際工程及產業鏈企業高管參會參展。70余家工程及產業鏈上下游頭部企業及相關省市代表團悉數參展,展區特裝搭建的展位占比超95%,充分展現行業國際合作成果和形象,凸顯“中國建造”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今年是國際基建論壇舉辦15周年。” 房秋晨指出,15年來,論壇累計吸引各國參會嘉賓3萬多人,累計促成國際基建項目180多項,合同金額逾千億美元,為中國工程企業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基礎設施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