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聚焦美股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
小鵬汽車(NYSE:XPEV)今日發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總營收為65.5億元,同比增長62.3% ,環比下滑49.8%。凈虧損13.7億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23.4億元,上一季度凈虧損13.5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后的凈虧損為14.1億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22.1億元,上一季度凈虧損17.7億元。
詳見:小鵬汽車:第一季度營收65.5億元 同比增長62.3%
財報發布后,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投資副總裁Charles Zhang、財務與會計副總裁吳佳銘出席了隨后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并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即為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Tim Hsiao:第一個問題想請問管理層,針對一季度與大眾汽車合作所創造的平臺軟件技術收入,能否請管理層對這部分營收的規模做一下量化?另外,在接下來幾個季度的貢獻度是否預期會逐步上升?公司上個月公布的電子電氣架構協議收入,是不是有機會在今年財報中列入?
Charles Zhang:來自大眾公司的平臺軟件合作收入已經列入一季度的服務和其他收入之中,這一項收入是經常性的,相信往后每個季度,平臺軟件技術服務收入都將能列入財報之中。一季度,該收入的規模在數億元人民幣,我們相信在后續的季度中,這部分收入會逐季遞增。顯然,鑒于平臺和軟件收入的性質,其為公司創造了非常高的利潤率。相信在汽車銷售業務和平臺軟件技術服務收入的加持下,我們在公司層面的毛利率可以持續保持在11%-16%的水平上。正如何小鵬所指出的,我們在汽車行業創造了一個非常獨特的商業模式。
除此之外,我們將繼續通過技術和供應鏈來實現成本削減,以進一步提高我們汽車業務的毛利率。關于你提到的電子架構收入的問題,我們預計這一部分收入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列入財報。
Tim Hsiao:第二個問題是關于公司的自動駕駛業務,之前我們也看到何小鵬提到說,會通過端到端大模型,在今年三季度的時候,將自動輔助駕駛的智駕能力提升到在全國每一條路都可以開的水平,然后明年實現L4智駕的水平。我想知道,在這個過程當中,是不是小鵬汽車需要相對應地大規模增加研發人員的部署和資源投放?管理層預計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把小鵬在技術方面的領先,轉化成新車銷售的增長或技術變現?
何小鵬:首先糾正一個說法,就是明年我們期望能夠達到準L4的能力,而不是達到L4,因為實現L4水平的自動駕駛還需要硬件,需要政策法規的同步才行,這是第一個方面。大模型實際上對現在所有公司的自動駕駛開發都會產生沖擊,也就意味著原來寫規則的人員現在都要做出轉變,最終是會由模型去生成規則,所以在整體的人員方面并沒有明顯的增加,我們反而空出了更多的人員可以來做全球化業務相關的事情。
現在實際上很難去判斷大模型的推出,對于加速度的影響,對體驗跟加速造成的變化,以前靠人來寫程序的時候,比較容易清晰的判斷,比如說我有更多的人,然后我有更長的時間,那么我就可以來做。但是模型是根據數據的能力,根據數據的規模,訓練能力,和模型能力。我原先認為在2025年的后段,自動駕駛能力會形成一個極強的剛需,在大模型推出之后,有可能這個時間會提前到明年。
美銀美林分析師Ming Hsun Lee:第一個問題是關于后面的一些車型,公司有沒有更詳細的說明?Mona車型在三季度向企業供貨和向消費者交付的節奏大概會是什么樣的?另外,之前管理層曾經提到過說,明年應該每一季都會推出至少一款新車,可不可以請管理層量化一下,其中有多少款車是小鵬品牌,然后多少款車是Mona品牌?
何小鵬:首先我想說明一下,對于我們所有的車型而言,主力的客戶全部是個人消費者,我們不會考慮在企業客戶領域大范圍地推出的某些車型,包括Mona。所以Mona從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是以最高顏值去設計的,在高顏值的前提下,我們也不期待它會在企業市場擁有巨大的滲透力。今年三季度之后,我們在不同的季度會有不同的車上市,有的季度會比較多,也有的季度可能是只有一些改款車的組合。我們從2024年三季度到2026年,還會持續有相關的車型,而關于具體的產品規劃圖譜,在這里我們不方便同大眾來分享。不過,今年的這兩款我們已經剛剛在財報里面跟大家分享了。
Mona會是小鵬的一個系列,我們在下個月會跟市場分享公司對于該品牌的一些思考。今天在這里,我們還是重復一下剛剛所說的,Mona有非常好的顏值,我們期望有不錯的利潤,期望有不錯的利潤,在Mola車型中安裝不同等級的智能駕駛,包括最高等級的版本的智能駕駛功能,把安裝有智駕軟件的車型價格,從當前20萬以上的價格段為主,打到20萬以內。
(持續更新中。。。)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開戶!智能定投、條件單、個股雷達……送給你>>
責任編輯:劉明亮
(責任編輯:張曉波 )
推薦閱讀: